一、讨厌的蚊子
夏夜傍晚,微风拂面,温柔静谧。正当你独享着这份惬意,准备美美地睡一觉时,一只不知好歹的蚊子“嗡嗡”飞过来,咬了你几口,迅速跑掉。
蚊子的确讨人厌,夏天一个接一个的小“红包”让人瘙痒难耐,尤其有些“心术不正”的蚊子专门叮在脚心、屁股等挠不到的地方,真的让人痛苦。
被蚊子叮咬后,到底怎么才能快速止痒?挠一挠、掐十字都有用吗?又该如何战胜蚊子呢?
一、被蚊子咬了为什么会痒?
虽然被蚊子咬一口只是一瞬间的事,但其实这是个很复杂的过程。
蚊子的“作案工具”,是6根尖利的螫(shì)针。首先,要用最外面的两根锯齿状的针划破你的皮肤;然后,用上颚的两根刺血针协助把皮肤撑开;最后,剩下的两根是食道管和唾液管,留着吸血和朝你吐口水。
对,就是你想象的那种口水。蚊子在咬人的时候,会把含有抗凝血剂、消化酶、麻醉剂、甲酸以及多种未知蛋白质的唾液瞬间注入人体。这些蚊子的“口水”中,含有阻止血液凝固的成分,方便它们吸到更多的血。同时,其中的麻醉剂也使得我们不会感受到明显的痛感。所以,在蚊子“作案”的过程中,我们可能毫无察觉。是不是觉得蚊子办事很缜密?嗯……为了吃饱,各行各业都很努力。
不过,我们的免疫系统也不是吃素的,它会想办法清除这些外来的物质。在清除过程中,就会释放一种叫组胺的物质,能让毛细血管扩张,并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,血管内液体渗出到血管外,引起局部水肿。所以,被咬的地方才会起包和发痒啦!
二、挠痒、掐十字都不是好方法
痒了,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挠。但是抓挠带来的刺激,不仅会增加皮肤的机械压力,同时加快了局部血流速度,诱发组胺释放。最后就变成越挠越痒,越痒越挠的恶性循环,还会让蚊子包更大,痒的范围更广。
既然不可以挠,那么全国统一做法:在蚊子包上掐十字,总可以了吧?其实,也没啥用!的确,每次掐完都感觉很有效。但这不是啥长久的好方法,还有可能引起感染。掐十字本质上是引起皮肤损伤和疼痛,激活脊髓背角的中间神经元,从而抑制了瘙痒信号转导。由于瘙痒信号被疼痛抑制,导致瘙痒感减弱。就是让自己很痛,大脑优先处理痛,就顾不上痒了。所以其实也不用非得掐十字,只要你愿意,你可以给自己掐出个中国结。但是等到痛觉消失,就又会开始痒。如果不小心抓破皮,还可能继发感染,导致伤口愈合变慢,瘙痒时间变长。如果感染持续存在,会导致色素沉着,甚至留下疤痕。从此以后,每当你看到这个包,就都会想起那个夏天,那个用力过猛的“十字花”。
三、被蚊子咬了后的正确做法
避开上述错误方法,其实止痒没有那么难,以下小妙招帮你搞定!
(1)如果是蚊子叮咬引起的单个或少量蚊子包,可选家用日化类止痒产品,如清凉油、风油精、花露水止痒,一般有很好效果。
(2)如果蚊子包肿得厉害,可以用毛巾包着冰袋冷敷,冰敷能收缩局部毛细血管,缓解红肿热痒。
(3)如果蚊子包瘙痒明显,普通日化类止痒产品控制不住,可根据情况尝试医用产品,比如薄荷酊、炉甘石洗剂止痒酊等;
(4)如果有大量的蚊子包,瘙痒明显,或者合并发热等其他不适,需要警惕是否合并其他皮肤病,需要尽快去医院皮肤科就诊,可能会需要口服一些抗过敏药物,如果局部没有并发细菌感染可以外用激素软膏。
当然,这些都是被咬后的应对方法,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还是得学会防蚊!
四、防蚊妙招
在家庭生活中,我们可以这样来防蚊:
● 夏天要勤洗澡,尤其运动、出汗后尽快清洗,不然蚊子最爱一身汗臭味的你。
● 避免过度肥胖:肥胖人群的体温和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较高,容易招蚊子。
● 晚上出门尽量避免在蚊虫多的地方停留,如绿化带、水池,可以穿浅色衣物和轻薄的长裤长袖;
● 定期清理家里的盆栽、地漏等的积水,以及房间的杂物;
● 纱窗、蚊帐安排上,物理隔绝法还是管用的(尤其是有宝宝的家庭)。
最后,还有化学超度蚊子大法!比如使用含有避蚊胺、避蚊酯、派卡瑞丁或柠檬桉叶油等驱蚊成分的驱蚊剂。
不同成分该怎么选,请看下表:
成分 | 优点 | 缺点 | 适用人群 |
避蚊胺(DEET) | 安全应用超过70年,经过长期的安全测试和效果评估,驱蚊效率高、持续时间长,属于驱蚊界的王牌。 | 味道较大,高浓度的较油、较粘;皮肤刺激性较高,用在容易过敏或有伤口未愈合的皮肤上,容易引起刺激;喷在衣服上可能会破坏人造织物。 | 中国香港卫生署建议孩子尽量使用较低浓度(上限10%)的驱蚊胺/成人上限35%。 |
派卡瑞丁/埃卡瑞丁(Picaridin/Icaridin) |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欧洲使用,防蚊效果佳,低毒性,不良反应率低,非油性,通常无味。 | 使用的浓度标准、适应人群等说明暂未像避蚊胺那么明确,驱蚊效果可能稍弱于避蚊胺。 | 2个月以上幼儿才可以使用;加拿大建议6个月以上的幼儿使用。 |
驱蚊酯(IR3535) | 低毒性、相对温和 | 有效防护时间较低,需要经常补喷。 | 建议2个月以上的孩子使用 |
柠檬桉油(OLE) | 因纯天然给人感觉较好 | 其有效成分香茅醇容易引起过敏,尤其对于婴幼儿;目前暂时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比避蚊胺、派卡瑞丁等安全有效。 | 3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使用 |
注意事项:
①一定要按说明书使用。
②先涂防晒霜,再涂驱蚊剂。
③避开眼睛、嘴巴和鼻子,可以适量涂在耳朵周围。
④走珠式通常比喷雾剂更方便。
⑤喷雾型建议喷在手上再涂抹在身上或喷在衣服上。
⑥使用喷雾时,记得避开火源。
⑦不要让10岁以下的孩子自行涂抹,大人可以先将驱蚊剂抹在自己手上,在涂到孩子身上。
⑧如果衣服上喷洒了驱蚊剂,建议充分清洗。
最后,希望大家远离蚊子叮咬,有个开心快乐的夏天。